2013年10月:31天中有14天“污染”2014年10月:19天中有12天“污染”10月長春緣何多霾來源:新文化報 - 新文化網
  10月18日,長春市重度污染,南湖公園內能見度很低 本報記者 白石 攝
  A05版
    19日,“冷空氣”成“霾”的終結者。19日15時50分,長春市氣象局發佈寒潮黃色預警信號。
    終於,在“冷空氣”的幫助下,將“霾”驅趕走了。到19日19時,長春的空氣質量呈現“良”狀態,甚至在20日3時至7時這5小時內,達到了“優”的級別。
    到8時,空氣質量降為“良”。
    此後,一直持續該狀態,首要污染物為PM10。10月份過去的19天(10月1日~19日),空氣好的只有7天。
    再回頭查看,去年10月份,長春空氣質量同樣不容樂觀,
    甚至發佈了紅色預警。10月份,為啥這麼容易遭“霾”伏?
  2014年10月 19天中12天“污染”
    20日,記者根據長春市氣象局網站上的“環境空氣質量日報”梳理了7日~19日的長春市空氣質量。在這13天里,長春只在12日出現1天的“良”天氣,其餘12天均處於“污染”狀態;首要污染物為PM2.5的占11天,首要污染物為PM10的占2天(7日、12日)。
    在“污染”的12天中,“輕度污染”有7天,“中度污染”有2天,“重度污染”有2天,“嚴重污染”有1天。
    2014年10月長春市空氣質量
    7日,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10;
    8日,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9日,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0日,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1日,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3日,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4日,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5日,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6日,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7日,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8日,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19日,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
    20日,記者也登錄環保部官網,在其“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查詢有關長春今年10月1日至6日的空氣質量,這6天空氣質量均為“良”級別。
    其中,2、3、4、6日的首要污染物為PM10;1日的首要污染物為NO要污染物為PM2.5。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1日至19日的19天中,長春市有12天空氣質量處於“污染”狀態,只有7天達到“良”。而這7天,有6天處於“十一”長假期間。
    這19天,長春市共發佈霾黃色預警信號3次,分別是13日、17日及18日。
  2013年10月 31天中14天“污染”
    20日,記者登錄省環保廳官網,在“空氣質量月報”中,查到2013年10月份空氣質量,31天內,長春市的優良級天數達到17天,占54.8%;其餘14天,則處於“污染”狀態,占45.2%。
    根據氣象資料,2013年10月份,長春市出現10個煙、霧、霾天,監測到煙的是10月17日,單純監測到霧的是10月19日、20日、21日、22日,而監測到霾的是1日、6日、23日、28日和31日,其中23日和28日出現的是霧和霾。
    從空氣質量來看,在2013年10月份中,10月22日長春市空氣污染最嚴重,其次依次為10月21日、10月17日、10月20日、10月23日、10月6日、10月1日。
    2013年10月21日2時45分,長春市發佈了10年來首個大霧紅色預警信號。
    此外,記者還查詢了最近幾年10月份的空氣質量情況。
    2011年10月份,優良級天數達到29天,占93.5%;2012年10月份,優良級天數達到30天,占96.8%;2013年10月份,優良級天數達到17天,占54.8%;其餘14天,則處於“污染”狀態,占45.2%。
  ■對比
  長春空氣質量1月和12月最差
    記者還查詢了2013年12個月份及2014年前8個月的空氣質量數據。
    梳理髮現,2013年中,1月份、12月份的空氣質量最差,每個月只有9天達到優良級;其次為10月份,只有17天達到優良級,占全月天數的54.8%。
    2014年,已知的8個月份中,1月份空氣質量比較來看,仍排在倒數第一位,優良級天數只有19天,占61.3%。而今年10月份,從19天內有12天處於“污染”狀態來看,10月份與其他月份空氣質量的比較仍不理想。
  ■釋疑
  為啥2011年和2012年10月份的空氣好?
    梳理數據時發現,同樣是10月份,為啥2011年及2012年的10月份空氣質量要遠遠好於2013年及2014年的?
    “它們所採用的空氣質量標準不同,才造成數據上的差異。”20日,有環保專家對此表示,2013年1月起,我國實行的是空氣質量“新國標”,不僅加入PM2.5濃度值監測指標,同時,原來的PM10監測標準也有所提高;而之前空氣質量監測標準的各項要求相對較低。參照“新國標”,往年的一些優良級天氣都很可能變為“污染天氣”。
  ■分析
  專家:兩大原因設下“霾”伏?
    20日,有關專家結合各自領域的研究,對霧霾頻頻現身10月份進行了分析。
    1.靜穩天氣
    氣象條件,是出現霧霾天的內因。“相對其他季節來說,秋冬季比較容易發生霧霾。”有氣象專家表示。
    具體到10月份,結合往年的氣象資料,長春地區的冷空氣活動次數上偏少,強度上偏弱。在平均風速減小的情況下,風力對污染物的驅趕作用減弱。同時,靜穩天氣的增加以及降水日數的減少,使得污染物不容易擴散。
    2.秸稈焚燒、供熱燃煤
    外因,則是污染物的排放。“從污染物排放來看,10月份的特點很顯著。”在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區域大氣環境學科組成員張學磊看來,10月份,長春周邊進入秋收季,焚燒秸稈現象加重了對長春空氣的污染;而到了10月中下旬,長春又進入供暖季,供熱燃煤對空氣質量影響也很大。
    20日,環保部官網的“秸稈焚燒火點監測報告”又公佈了19日的監測日報,報告稱吉林省有火點38個,涉及4個地市9個縣(市)。具體為:白城市10個,分佈於鎮賚縣2個,洮南市8個;長春市4個,均出現於農安縣;四平市13個,分佈於公主嶺市9個,梨樹縣3個和雙遼市1個;松原市11個,分佈於長嶺縣5個,乾安縣3個和前郭縣3個。
  ■預測
    未來兩年 靜穩天氣或繼續助霾
    從氣象條件上,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退休教授楊學祥給出了另外一種分析:“霧霾天的出現,與潮汐組合有著極強的對應關係。”
    楊學祥說,10月份是今年強潮汐時期的最後一個月份,冷空氣活動容易形成,但比較偏弱,遇到污染物等外因,容易形成霧霾天氣。
    “包括2014年到2016年的這3年,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靜穩天氣還將持續下去。”楊學祥表示,經研究證明,2014年至2016年為月亮赤緯角最小值時期,潮汐南北震蕩幅度變小,靜穩天氣條件可能性增加,這預示著可能更多的靜穩天氣會“助霾為虐”。
    同時,他研究也發現,霧霾有明顯的季節性:每年11月至次年1月的潮汐組合類型有利於霧霾的形成,與霧霾季節性相疊加,霧霾頻發期是每年的1月和12月。
    本報記者 王小野
  (原標題:10月長春緣何多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h93yhmkp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